- 首頁
- 民文
- English
- 網(wǎng)站無障礙
- 舉報
- 登錄
奧運冠軍與青年學子“雙向奔赴”
拉林線上的兩封手寫信

![]() |
清華大學同學的來信(左)與奧運冠軍的簽名回信。 |
![]() |
馬龍在回信上簽名。 |
![]() |
王柳懿(左)和李倩在寫回信。 |
“雖然無法見面,但幾位同學一定讓我把這封信轉(zhuǎn)交給你們,并向你們致意!”7月19日,在西藏林芝前往拉薩的復興號動車啟動時,西寧客運段黨辦工作人員李磊把一封信交到了參加“決勝巴黎 綻放奧運——奧運冠軍面對面”巡回宣講活動西藏站的奧運冠軍手中。
這封信是由清華大學“躍馬行藏”實踐支隊的4名同學聯(lián)名寫的。
“動車快到林芝站的時候,4名同學看到了車廂上布置的歡迎橫幅,便詢問我們奧運冠軍是不是也要乘坐這節(jié)車廂。”李磊說。
7月17日至22日,奧運冠軍面對面巡回宣講活動來到西藏。從“雪域明珠”林芝到“日光城”拉薩,奧運冠軍的到來引起不小的轟動,幾名年輕人也從手機上刷到了運動員同藏族群眾互動交流的短視頻。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趟車抵達林芝之后,奧運冠軍將乘坐后序列車從林芝前往拉薩?!薄败S馬行藏”實踐支隊隊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左宏量說,“機緣巧合的是,我們所坐的位置,正是冠軍們后續(xù)即將入座的席位?!?/p>
左宏量和同學們前往林芝,是為了在當?shù)亻_展宣講和志愿活動?!皟芍v隊伍,一個在學術(shù)專業(yè)中刻苦鉆研,一個在體育賽場上不懈拼搏,我們都在為建設(shè)祖國而奮斗?!弊蠛炅空f,隊員王珺儀提議并著手起草致奧運健兒的信件時,大家為這個想法感到非常興奮。
“親愛的奧運健兒們:我們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暑期赴西藏實踐宣講隊。在這列拉薩—林芝的火車上,我們2個宣講隊相遇啦!過去一個月中,我們宣講隊從北京到日喀則,進行實習、理論宣講、志愿活動。我們也在準備繼續(xù)申博,繼續(xù)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我們都將奔赴下一程,在祖國各地宣講和實踐,在彼此的領(lǐng)域繼續(xù)奮斗。祝愿身體健康,再創(chuàng)佳績!”
未能當面交流的遺憾,被一封寫滿真摯情感的信悄然彌補。在火車站臺上,左宏量和隊員們將這份祝福托付給列車工作人員,轉(zhuǎn)交給即將出發(fā)的奧運冠軍們。
在林芝—拉薩列車啟動時,這封信通過李磊轉(zhuǎn)交到奧運冠軍的手中。
“有點意外,但非常感動!我們都來到了西藏,都是前來宣講,又有緣乘坐同一節(jié)車廂,這也是一種‘雙向奔赴’。因此大家就商量著給同學們回一封信?!逼古仪驃W運冠軍馬龍說。
當天,奧運冠軍們在列車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這封來信也成了他們話題的起點。列車上的宣講剛一結(jié)束,7名奧運冠軍便圍坐在一起。花樣游泳奧運冠軍王柳懿自告奮勇,根據(jù)大家商量好的內(nèi)容,一筆一劃地寫好了回信。馬龍、龍道一、陳清晨、王芊懿、郭崎琪、李倩一起在這封飽含青春激情的信上簽上了名字。
“同學們:很高興在拉林鐵路復興號高原動車上收到你們的來信。我們雖然在林芝火車站擦肩而過,但是正如信中所說,我們都奔赴在講述故事、傳遞精神的路上。在喜迎西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來到雪域高原進行宣講,就是希望將體育力量和中華體育精神帶到祖國邊疆。你們的宣講實踐讓我們感動和鼓舞。讓我們一起努力,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為時代添彩,貢獻青春力量!”
“同學們的這封信很珍貴,也很讓我感動?!碧畩W運冠軍龍道一說,“作為一名運動員,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更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傳播正能量,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激勵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p>
拉林鐵路上的列車平穩(wěn)快速地行進著,轉(zhuǎn)眼就要到拉薩了。“請一定把這封信轉(zhuǎn)交給同學們,也向他們致以問候!”奧運冠軍對李磊說。
記者聯(lián)系到了清華大學的4名同學,看到奧運冠軍的集體簽名回信,幾名年輕人很激動。他們說,這是一個驚喜,也是一種鼓勵。
“奧運健兒的事跡激勵著我們不畏艱難、勇于拼搏,也指引著我們在各自的專業(yè)領(lǐng)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我們對奧運健兒表示由衷的感謝與支持,希望他們繼續(xù)為國爭光,也期待能與他們一道為共同的目標攜手奮進?!蓖醅B儀說。
信件雖輕,情誼很重。一場擦肩而過,因一封來信與回信,變成了高原上的深情互動,也將夢想和奮斗的種子播撒在更多年輕人心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