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视频综合,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i一,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在线观看一级片无码

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

救治八百抗戰(zhàn)將士 胡同被捕獄中捐軀

2025年07月21日09:5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救治八百抗戰(zhàn)將士 胡同被捕獄中捐軀

謝詠才站在祖父被捕舊地門口講述

如今,謝振平被捕地所在的老宅,交道口北頭條5號,看起來與其他胡同民宅別無二致,生活氣息十足。老街坊們把院落內(nèi)外打掃得整潔有序,院內(nèi)住著一對老夫妻,如今都近百歲高齡。那棵百年老樹的樹影映射下片片陰涼,讓院子平添一分歲月靜好,仿佛也在默默提醒著世人,近一個世紀前這里所發(fā)生過的故事,這里來往過的鐵骨錚錚的人。

  “在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跡中,二十九軍將士血戰(zhàn)盧溝橋的故事已廣為流傳。但幾乎沒人知道,還有一位為救助800多名受傷的二十九軍抗戰(zhàn)將士而堅守崗位,最后被日軍逮捕并殺害的北平市衛(wèi)生局局長謝振平?!边@是北京市檔案館2007年公布的檔案資料——《謝振平史料調(diào)查報告》中的前言文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北京青年報》和北京市檔案學會聯(lián)手推出“抗戰(zhàn)就在我身邊”系列報道。6月的一個炎熱下午,我們和“青睞”會員們一起,在學會秘書長王蘭順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交道口北頭條東口(原北新橋大頭條二號)的一處民宅門口。

  1937年8月14日晚,在這個看起來并不起眼的民宅門前,時任北平市衛(wèi)生局長的謝振平被日本憲兵隊非法逮捕,后被移禁至煤渣胡同。在囚禁期間,謝振平遭受了非人虐待,卻始終沒有吐露半字關于盧溝橋作戰(zhàn)中二十九軍受傷官兵的下落。大約在兩個月后,謝振平被日本憲兵隊殘忍殺害并掩尸滅跡,殉難時年僅45歲。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謝振平位列其中。

  此次一同重訪謝振平被捕舊地的,除了王蘭順,還有謝振平的孫女、高校退休教授謝詠才。在她的講述下,這位抗日烈士毅然許國、抗敵不屈的形象清晰起來,那段少有人知的抗日歷史也變得更加鮮活。

  現(xiàn)場

  被捕地點原為三進院院中有一棵大槐樹保留至今

  交道口北頭條位于交道口東大街北側(cè),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胡同,東起雍和宮大街,西至安定門內(nèi)大街。盡管經(jīng)過多次地名更迭和歷史風霜,交道口北頭條依然保持著其獨特的魅力。

  筆直的胡同中保留著曾經(jīng)的影子,過往斑駁的墻磚已被修葺一新,路面經(jīng)過硬化整修,變得干凈、平整;街角的綠植、路邊的自行車、悠然的老街坊讓這條胡同顯得寧靜祥和;胡同東口與北新橋地鐵站融為一體,加上綠化景觀,成為宜人風景線。

  謝振平被捕的地方,當年稱北新橋大頭條二號,如今已更名為交道口北頭條5號。謝詠才介紹道,這個院子正是二十九軍在北平的高級干部開會的地方。謝振平被捕當晚,與會的還有二十九軍教育處處長徐航菊、軍部的俞之喆等四五人?!?8年前的那個晚上,我的祖父謝振平就是在這里被捕的,被捕后杳無音信,就連他確切的遇害時間和情況,我們也是過了許多年后才輾轉(zhuǎn)知曉。”

  謝詠才邊說邊帶領眾人走進了院子。從門口進去左手邊就是一個小屋子,事發(fā)當晚,有專人在這里為里屋的與會人員放哨,“這個院子當時是一個三進院,面積很大,中間有個大魚缸”,三進院結構為當時與會人員的撤離爭取了一定的時間。

  “這個院子里當時有七棵大樹,現(xiàn)在只剩一棵?!表樦x詠才指的方向,雖然被密集的房子屋頂所遮掩,但視線越過屋檐,還是能看到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槐樹庇蔭著這片院落。

  講述

  堅持留守北平直至被捕

  謝振平生于1892年,河北省束鹿縣百福村人,早年就讀于北平陸軍軍醫(yī)學校,畢業(yè)時被馮玉祥將軍選入軍旅做軍醫(yī)工作,參加過察北、察東及長城抗日戰(zhàn)役,喜峰口戰(zhàn)役時為彈片所傷,仍奮不顧身拯救傷員。1931年,謝振平任陸軍第二十九軍軍醫(yī)處處長兼察哈爾平民醫(yī)院院長;1932年主動請纓擔任長城戰(zhàn)役(抗日)兵站醫(yī)院院長;1936年1月起,任北平特別市衛(wèi)生局局長。

  1937年7月7日之后,北平淪陷,形勢更加危急。謝振平奉命轉(zhuǎn)移安置800多名在東四衛(wèi)戍醫(yī)院尚未撤離的二十九軍受傷將士。

  因掩護八百余名受傷官兵而被捕

  據(jù)王蘭順講述,“七七事變”之后,謝振平緊急動員力量,準備救助傷員。由于事先準備充足,傷員被迅速分配給市內(nèi)的各家醫(yī)院。1937年7月底,他接到隨二十九軍撤退去保定一線的命令。正在收拾行裝時,他又接到“急諭”,讓他留在北平,安置城中東四牌樓六條胡同衛(wèi)戍醫(yī)院內(nèi)作戰(zhàn)受傷的官兵八百余人,再行南下。

  謝詠才補充道:“父親告訴我,祖父有很多機會可以離開北平。但最終為掩護八百余名受傷官兵,他堅持沒有走,就連被捕那天也是讓其他人先走,自己去門口應付日本特務。”

  被捕當晚10點左右,當時在寓所看門的人進來告訴謝振平:有一個警察敲門說,要見謝振平,這名警察后面還跟著不少人。大家頓時覺得不妙,建議緊急從后院逃走。謝振平見狀,考慮到一起走很難逃脫,便提出讓其他人從后院先走。謝振平前去開門,和那名警察說了幾句話,就被后面的日本特務逮捕。等日本特務進入屋內(nèi),其他與會人員已從后院翻墻逃走。

  主持多項造福百姓和改善市政衛(wèi)生的工作

  謝詠才說祖父在北平市衛(wèi)生局長任內(nèi),做了大量有利于老百姓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改善的事?!八菍I(yè)出身,所以積極倡導社會衛(wèi)生事業(yè),整飭衛(wèi)生行政,改善北平市民的衛(wèi)生條件。”

  根據(jù)史料記載,當時衛(wèi)生局在為自來水消毒殺菌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對后世仍具借鑒意義。

  說起謝振平對老百姓的關心和照顧,謝詠才還聽父親、謝振平獨子謝培英提到過一件事:“祖父擔心北平當時的普通老百姓看不起病,分別建了東郊、西郊、南郊、北郊四所平民醫(yī)院,掛號費很便宜,如果住院的話,只收伙食費,不收醫(yī)療費;如果家庭實在困難,連伙食費都可以減免。”

  多次拒絕借車供日本人用

  謝振平對于日本人之痛恨,對漢奸之不屑,從一件事中即可窺探一二,謝詠才介紹起祖父嚴詞拒絕日本人借車一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后,日軍勢力已遍布華北平津各地,一些“失意政客”紛紛投靠日方,配合日本的侵華活動,冀察政務委員會中的大漢奸潘毓桂就是其中一員。他曾多次派人到謝振平管理的衛(wèi)生局,想要借汽車給日本人用,但每次都被拒絕。潘毓桂不得已親自向謝振平索要車輛,說:“是日本人要用,你還不給嗎?”謝振平聽完厲聲答道:“衛(wèi)生局的車是為北平市清理垃圾專用的,怎能供日人驅(qū)使!”

  盧溝橋抗戰(zhàn)后,為做好與日軍展開夜間巷戰(zhàn)的準備,謝振平主動把衛(wèi)生局所轄各清潔隊組織成“鉤鐮槍隊”,還特地進行訓練。

  后人將謝振平遺照與其妻子合葬于京郊

  據(jù)謝培英回憶,父親被抓走后再也沒有回來。謝振平的家人不知道他當時的具體處境,他們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一邊躲避日方迫害,一邊托人打探音訊,寄希望于一線生機。

  直到1946年,通過多次探訪與謝振平同牢房的人,以及戰(zhàn)后對日本戰(zhàn)犯的審判,謝振平的家人才最終確認其被捕及被害后的真實情況。國民政府當局抓捕了企圖逃離中國的日本當事兇犯,兇犯講述了謝振平被逮捕直至遇害的經(jīng)過。國民政府軍事法庭對直接參與殺害謝振平的日本兇犯判處極刑,謝振平的壯舉得以昭示天下。

  從1937年被捕,謝振平的家人一直期盼著他的消息,這一等就是近十年。由于被日偽軍掩尸滅跡,謝振平烈士的遺骸都沒能找到。

  說起這段往事,謝詠才不禁落淚,一度哽咽:“祖父去世時才45歲,祖母當時47歲。祖母96歲去世,她生前跟我父親說,等自己去世以后,要與祖父的照片同葬。祖母去世后,我們遵照她的遺囑,僅以祖父的遺照與祖母合葬于當年轉(zhuǎn)戰(zhàn)抗日的京郊山野之中,寄托晚輩的哀思和膜拜?!?/p>

  謝詠才說,2007年之后她開始收集祖父的資料,“從小我只從家里老人口中得知祖父的身份和簡單故事,直到2007年北京市檔案館舉辦謝振平史料調(diào)查報告會,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才更豐滿、高大”。十幾年間,她到喜峰口抗戰(zhàn)周邊縣市實地考察,尋找當年的戰(zhàn)地醫(yī)院;也到南京采訪當年的軍醫(yī);國家圖書館、檔案館、方志館都留下她查閱資料的身影。

  檔案

  《日本侵華罪行實證》中公布的案例就有謝振平的被害事實

  在北京市檔案館內(nèi),保存著一張“敵人罪行調(diào)查表”(如圖),上面清楚地記錄著謝振平被敵人折磨兩個月后慘遭殺害又掩尸滅跡的史實——他是因為掩護盧溝橋戰(zhàn)斗中負傷未能及時轉(zhuǎn)移的八百余名官兵而遭日軍逮捕的。

  “氣絕而復蘇者不計若干次”

  檔案記載,日本人對他“每日非刑拷打,追逼口供”,謝振平“氣絕而復蘇者不計若干次,終致內(nèi)臟受損而咯血,全身皮肉臃腫潰爛”。“而殘虐之敵非但不予治療,反而給些許干腐食物果腹,卒因苦病交迫,臥病不起”。

  具體記載如下:

  罪行人:赤藤(民國二十六年九月煤渣胡同憲兵隊長)、松浦正秀(警務班軍曹)、汐海茂(特務班長,又說警務班長)

  所屬部隊或機關名稱:北平煤渣胡同日本憲兵隊

  被害人:謝振平

  性別:男

  年齡:四十五

  被害人職業(yè):北平市衛(wèi)生局局長

  罪行事實: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夜,日本憲兵隊在北新橋大頭條二號將民父謝振平非法捕去,時民父正奉命照顧東四六條衛(wèi)戍醫(yī)院在盧溝橋作戰(zhàn)受傷官兵八百余人。捕去后拘于煤渣胡同憲兵隊,每日非刑拷打,追逼口供,氣絕而復蘇者不計若干次,終致內(nèi)臟受損而咯血,全身皮肉臃腫潰爛,卒因苦病交迫,臥病不起。直至十月中旬,竟于病中被暴敵殺害并掩尸滅跡。

  具結人姓名:謝培英

  性別:男

  年齡:三十二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九日具結

  這份檔案是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散發(fā)“敵人罪行調(diào)查表”所收集上來的日寇罪行之一,僅北京市檔案館出版的《日本侵華罪行實證》中所公布的“日本侵華罪行事實調(diào)查”的案例就有700余份,謝振平的被害事實就在其中。

  謝培英追憶先父抗日壯烈犧牲史實

  謝振平被捕后,謝培英始終在尋找父親的下落,并致力于為父親生平搜集材料,尋找父親被捕至被害的證據(jù)和證人。1988年,謝培英撰寫完成《追憶先父謝振平抗日壯烈犧牲史實》回憶錄,其中數(shù)段描寫父親在盧溝橋事變后所做的工作:

  “七·七變起,他晝夜督率衛(wèi)生局所屬員役構筑市內(nèi)防御工事,并協(xié)同中央防疫處籌辦市民防空、防毒器材。他還和留平的石振剛旅長聯(lián)系爭取外援,并組織衛(wèi)生局所屬員役及清道夫等在市內(nèi)挖掘戰(zhàn)壕,堆筑堡壘……他每天到各醫(yī)院安撫傷員檢查工作,晚上在家里和所屬人員商討安置救治事宜,常至深夜。遇有特殊情況立即前往,常徹夜不歸?!?/p>

  尋訪十余年才與后人取得聯(lián)系

  據(jù)王蘭順介紹,早在1997年以前,北京市檔案館籌辦紀念“七七事變”60周年內(nèi)部展覽期間,館內(nèi)收藏的這份“敵人罪行調(diào)查表”就進入他們的視野,王蘭順第一次發(fā)現(xiàn)其中謝振平的事跡,只簡單記錄其被敵人折磨兩個月后被殺害并被掩尸滅跡的史實。人物身份和遭遇有特殊性,這引起檔案館研究人員的注意。之后十年間,王蘭順與同事們根據(jù)調(diào)查表中提及的地址尋找,還曾給謝振平原籍所在地的部門寫信詢問,一直沒有結果。

  王蘭順說:“當時只是有這么一個線索,老地方都換了好幾茬人了。沒有別的辦法,我想到上網(wǎng)搜索?!边@一搜,真有了進展。王蘭順根據(jù)市檔案館保存的老戶口上謝家子女的名字一一搜索,最終于2007年找到謝振平的長孫、曾任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院長的謝紀康,這才重新與謝振平的5位孫子女取得聯(lián)系。

  謝紀康將謝振平的老照片、謝培英撰寫的《追憶先父謝振平抗日壯烈犧牲史實》回憶錄及烈士遺物等交給了北京市檔案館,加上館藏檔案中的謝振平履歷表、任北平市衛(wèi)生局長時所發(fā)訓令等資料,才得以完善了謝振平的人生軌跡。

  鑒于謝振平為國盡忠的感人事跡,國民政府于1947年1月追認他為烈士,并頒給謝振平“克效忠貞”的匾額。1947年4月1日,第十一戰(zhàn)區(qū)長官司令部和北平市政府為謝振平等人在中山堂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并將他的遺像和牌位入祀八寶山忠烈祠。

  2007年,在“七七事變”70周年之際,市檔案館公布一批新發(fā)現(xiàn)的檔案史料,揭開了一宗掩蓋了70年的日寇罪行,將謝振平被日寇殘酷殺害的過程公之于眾,面向各大媒體舉辦了“謝振平史料調(diào)查報告會”,并在紀念七七事變七十周年展覽會上設置謝振平烈士展區(qū)。遺憾的是,謝培英已于2006年辭世,沒有等到這一刻。

  2015年8月24日,經(jīng)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謝振平位列其中。

 ?。ㄗⅲ何闹胁糠仲Y料由謝振平烈士家人——長孫謝紀康、次孫謝元禮、長孫女謝詠絮、次孫女謝詠雪、三孫女謝詠才提供)

  文/記者雷若彤

  檔案供圖/王蘭順 攝影/雷若彤 傅辰林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